当前位置:首页动态

以全方位司法服务护航文旅产业发展 全球视讯

2022-12-29 09:40:23 来源:

以全方位司法服务护航文旅产业发展

——崇左法院司法服务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侧记


【资料图】

□ 赵艳艳

崇左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近年来,崇左积极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。崇左法院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多点发力,以全方位司法服务护航崇左文旅产业发展。

设置旅游巡回法庭,迅速化解纠纷

“叮铃铃……”盛夏七月,大新县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办公室内,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。法官接听电话得知,家住南宁市的梁女士利用双休日,带着家人自驾到大新旅游,不料在返程途中与农某驾驶的车辆发生追尾事故,经交警部门认定农某负全责。事后双方就车损赔偿费用发生争议,梁女士想起在景区售票点看到的大新法院旅游巡回法庭的宣传册,便拨通了法庭号码。

了解案情后,法官立即赶赴现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。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,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,农某自愿赔偿梁女士车辆维修费、返程路费共2000元,并当场兑现。梁女士因纠纷得到迅速化解,旅程未受到太大影响,对法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
这是崇左法院旅游巡回法庭法官积极开展诉前解纷的一个缩影。

近年来,全市法院相继在花山、德天、明仕、友谊关等重要景区设置旅游巡回法庭、巡回办案点、法官工作站,坚持“调解优先,调判结合”的工作原则,当游客与经营者等发生纠纷时,法官快速赶赴现场、了解情况、受理、调判,为旅游当事人提供“一站式”解决纠纷服务。近三年来,全市法院共高效化解涉旅游纠纷94件,有效维护良好旅游环境。

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,守护绿水青山

崇左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,近年来,崇左法院秉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,全方位、多举措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。

崇左法院积极开展环境资源巡回审判,审结整治黑水河流域养鱼网箱清理系列案,有效保护生态环境。审结走私穿山甲鳞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、非法买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芝麻剑案等,依法惩处被告人,有效震慑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分子。

2020年11月5日,在江州区丽江广场左江边,一场增殖放流修复生态环境活动正在开展,法官、检察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侦查人员、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工作人员以及周边渔民等100余人参与其中。

岑某某等9人在左江禁渔期期间,为谋取不法利益,明知属于国家规定的禁渔期和禁渔区,仍驾驶船舶到禁渔区河段使用电鱼方法非法捕捞水产品,捕捞期间被执法人员查获。江州区法院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对该案进行集中公开审理,对9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,缓刑一年。同时,在江州区法院的主持下,9名被告人就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江州区检察院达成调解协议:由被告人岑某某等9人共计支付2.1万元渔业资源修复赔偿款,用于购买鱼苗、鱼种进行增殖放流。

2020年以来,全市法院共依法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404件。秉承恢复性司法理念,采取替代性责任承担方式修复生态环境,判令侵权人支付生态补偿金1884.125万元,补植复绿99.3亩,增殖放流46万余尾鱼苗。

在保持审判客观中立地位、中立裁判的前提下,崇左法院强化与行政机关和公益组织的日常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,汇集公益保护的合力。与林业、自然资源、水利、环保等部门建立环境资源案件反馈沟通机制,对审判中发现的环境行政管理问题及时提出建议,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,提高环境资源行政管理法治化水平,实现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。

聚力宣传引导重点,厚植法治文化沃土

崇左法院将“法治”与“文旅”有机融合,做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、法治与德治有机衔接的大文章,促进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。

今年11月19日,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内锣鼓喧天,人头攒动,这里正举办一场“庆丰收”盛宴,美景、美食、游戏、摄影、音乐……精彩活动一波接一波,各地游客纷至沓来。崇左法院干警抓住这个契机,深入景区人群,通过现场提供法律咨询、发放法律宣传资料、与涉旅行业从业人员沟通交流等形式,为游客、村民、景区管理部门送上“法律大礼包”,赢得了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好评。

为更好预防纠纷的产生,每逢壮族“三月三”、国庆黄金周等节假日,崇左法院干警都会在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游客集散中心、明仕田园景区、友谊关景区等游客相对集中的景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,现场答疑解惑,让游客在安定祥和的法治化环境中享受快乐之旅。

关键词: 产业发展


教育